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处理

2023-11-03 09:19护理部

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大多数是进食量过少,食用过量的降糖药或者是使用降糖药后未及时进食。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急危症之一,发生率可达17.6%-20%,仅次于急性感染和酮症酸中毒。低血糖昏迷极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,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酮症酸中毒。此类患者病情危重,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,易导致不可逆脑损害,甚至死亡。因此,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,应提高对低血糖昏迷的认知,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,做到早诊断、早治疗,降低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。

一、概念

低血糖是指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.8mmol/L(50mg/dl),由低血糖导致的昏迷称低血糖昏迷。

二、发病机制

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,尤其是交感神经和脑部。交感神经受低血糖刺激后,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后者可刺激胰升糖素的分泌和血糖水平的增高,又能作用于肾上腺能受体而引起心动过速、烦躁不安、面色苍白、大汗淋漓和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。葡萄糖是脑部的主要能量来源,但脑细胞储存葡萄糖的能力十分有限,仅能维持数分钟脑部活动对能量的要求。所以,脑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血糖,较长时间的重度低血糖可严重损害脑组织。

  1.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

心跳加快、头昏想睡、焦虑不安、饥饿、发抖、视觉模糊、四肢无力、头痛、情绪不稳、出虚汗。

四、低血糖昏迷的抢救

1.患者出现饥饿感、心慌、头晕、出冷汗及四肢无力或颤抖、紧张、焦虑、性格改变、神志改变、认知障碍,严重者发生抽搐、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时,应立即使患者平卧位、保持安静,并通知医生。

2.立即测量血糖,动态观察血糖水平,一般血糖低于2.8mmol/L时出现低血糖症状。

3.遵医嘱予以急救处理,尽快补充糖分;轻症神志清醒者,予进食糖水、含糖饮料、糖果等;病情重或神志不清者,静脉注射50%葡萄糖或静脉滴注5%-10%葡萄糖液,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。

4.安慰和照顾患者,消除不安恐惧心理,主动配合治疗。

5.严密观察生命体征,神志、面色变化、皮肤有无湿冷及大小便情况,记录出入量。

6.协助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。

7.做好健康宣教,对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。

8.准确及时记录过程。

五、低血糖的预防

1.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,按时一日三餐进食。

2.正在应用胰岛素的患者,应严格计算好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的用量比例。严密观察口服降糖药的使用,发现低血糖反应时,及时调整。

3.如果发现白天尿量多、尿糖多,夜间常发生低血糖时,应检查注射部位是否吸收不良而引起,改变注射部位。

4.糖尿病人应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,饼干等食品。

5.夜间发生的低血糖:

(1)夜间血糖监测发现,成人及儿童糖尿病患者夜间经常发生低血糖,并且可维持数小时而不惊醒患者。夜间低血糖可导致患者猝死。

(2)如果患者睡前血糖水平低于6 .0~7 .0mmol/L,则表明患者在睡前需要加餐。

(3)加测夜间2点的血糖,并加强夜间巡视,对高危人群必要时叫醒患者以判断神志。

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
重庆市
第七人民医院
市七院
资讯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