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护理知识

2023-06-14 16:01护理部

新生儿黄疸是宝宝一出生就像“小黄人”似的,该如何处理?不要着急,接下来一起聊聊新生儿黄疸的那些事儿。

新生儿黄疸

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被称为新生儿黄疸,伴皮肤、黏膜及巩膜发黄,食欲低下、烦躁不安等表现,有时也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。初为父母,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遇到这种问题,不要过度紧张,一般情况下,生理性黄疸可在娩出后2~3天表现出来,娩出后4~6天达到最高峰,7~10天逐渐退化。

新生儿黄疸原因

任何一个人血液中均存有少量胆红素,但对于新生儿而言其体内红细胞数量相对较多,生存时间短,血红蛋白半衰期短,使胆红素过度生成,进而引发新生儿黄疸。新生儿不同程度酸中毒对胆红素、白蛋白结合过程造成影响,致使新生儿输送该指标能力退化,继而引发疾病。新生儿肝功能处于发育状态,加之肠肝循环特异性,使其摄取、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年人1%左右。胆红素一旦超过正常数值,就会引发黄疸,特别是新生儿在饥饿、缺氧及脱水、酸中毒等环境下极易加重黄疸。黄疸首次出现部位为脸部,而后为胸部、腹部及下肢。

新生儿黄疸日常护理

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实施特殊干预,经适当护理后黄疸会自行消退。病理性黄疸需在医生指导下开展对症治疗。

观察宝宝大便颜色。假如肝脏胆道出现问题,宝宝大便颜色会变白,但这个过程不是突然性的,而是越来越淡,如若身体突然又变黄了,需及时就医。

观察黄疸状况。黄疸通常从头部开始,自脚部消退,眼部最早发黄,最迟消退。因此,可先从眼部开始观察,假如不知道如何检查,可对宝宝身体任一部位予以按压,按压处皮肤呈白色就没有关系,要是黄色需留意。宝宝变得越来越黄,精神、胃口欠佳,嗜睡,极易尖声哭闹,需及时就医。

多接触自然光照。出院后,尽可能营造光线柔和的生长环境,窗帘不要拉的过于严实。白天将宝宝放置与窗边相邻的床上,使其与自然光接触,促进黄疸消退。假如宝宝黄疸数值>15mg/dl,医生会指导照蓝光,使胆红素在光化效应下结构发生改变,以此不会损伤脑部。

勤喂母乳。如若是因喂养不足而引发的黄疸,妈妈需勤喂食物。因乳汁分泌为正常生理效应,勤吸吮才会刺激其分泌乳激素,分泌更多的乳汁。假如妈妈不知道宝宝是否喂养充足,可对其排尿频率进行观察,排尿频率>6/,体重持续性增加,即喂养充足。但还需严密观察其他表现,如若宝宝黄疸退了又升高需及时就医。

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
重庆市
第七人民医院
市七院
资讯号